日前,天津市檔案館編纂的《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1928-1948)》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的第三卷,選材時限始自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長蘆鹽業,終至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該書的出版,標志著長蘆鹽務檔案選編系列圓滿收官。
《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1928-1948)》封面
該書主要以天津市檔案館館藏長蘆鹽務管理局、天津商會、天津特別市政府等全宗檔案為基礎選編而成。共選錄檔案676件,文種包括法規制度、統計報表、調查報告、政令公告、來往公文等,內容涉及鹽務管理機構、鹽業生產、運銷制度、鹽業稅收、鹽務緝私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內長蘆鹽務發展的脈絡,并以第一手資料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對長蘆鹽業掠奪的歷史。
《北洋時期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封面
1928年至1948年對于長蘆鹽業來說,是一個變化劇烈、多災多難的時期。其管理結構由二元重歸一元,運銷制度則結束了延續數百年的專商引岸制。但這些變革并沒有使長蘆鹽區扭轉衰敗的趨勢,尤其是經歷了日本侵略者的掠奪和破壞,原有的生產結構、運銷機制被破壞殆盡,傳統鹽商的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而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通過廢除專商引岸制的改革挽救長蘆鹽務的努力也最終歸于失敗。這一切都證明,舊的鹽業經營和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歷史發展的需要。通過歷史檔案的匯編出版展現出這一歷史過程的真實樣貌,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歷史資料,是一件極有價值的事情。
??? 長蘆鹽區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海鹽產區之一,其范圍南到山東黃河入???,北抵河北省唐山、秦皇島地區,跨津冀魯三省市,方圓近千平方公里。長蘆鹽區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上千年的深厚文化積淀,也是天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長蘆鹽業的檔案文化遺產,數量眾多、內涵豐富,是研究經濟史、社會史及天津地方史的寶貴第一手資料?!堕L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的編纂是對長蘆鹽務檔案的第一次深入挖掘,也是國內首次以鹽區為單位對鹽務檔案史料的系統整理。
《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第一卷《清代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是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清代檔案為基礎選編而成,2014年12月出版;第二卷《北洋時期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以河北省檔案館館藏北洋時期檔案為基礎選編而成,2016年3月出版。
?
《清代長蘆鹽務檔案史料選編》封面
隨著第三卷的出版,長蘆鹽務檔案形成了跨越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完整時間脈絡,自1647年到1948年整整300年間長蘆鹽區的發展歷程得以清晰地展現出來。梁啟超曾于1912年指出:“內政也,外交也,國計也,民生也,殆無不與鹽有密切關系?!遍L蘆鹽業檔案中保存了許多反映鹽業、鹽商與社會事業的關系以及重大政治事件和地方歷史文化的檔案資料,對于了解清代和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與演進狀態也具有參考價值。 |